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,全球发生的多次疫情,原因都指向食用野味。屡禁未绝的滥食野生动物问题,给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重大风险,为此国家通过了禁食野味的相关规定。 为了解基层群众对待野味的态度,水利学院“革除陋习,拒食野味”暑期社会实践队的14名成员于7月20日分别在各自所在区域展开调研,并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,不吃野味。实践队先是在网上展开了一场“云会议”,队长将活动内容分为五个主题宣传页宣传、知识讲解、走访住户、市场调研、问卷调查,队员们自由选择专题进行实践,最后汇总通过网络进行会议总结。 位于河南商丘的队员们带着任务,趁着清晨的凉爽,早早便动了身。他们来到一位阿姨的家中,阿姨刚吃过早饭,此刻正坐在椅子看着手机。队员们向其问好,并表明了自己的来意。阿姨表示自己全家都不喜欢吃野味,这里地处平原家乡也没有吃野味的习俗。现在不比从前,以前贫穷只有在家里来客人或过年时才舍得吃肉。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,平时想吃肉就去市集上购买一些鸡鸭鹅等家禽的肉。当谈到野味是否真的大补时,阿姨讲大家都这么说应该有一定的作用吧。队员们告诉阿姨,野味大补的说法只是商家的谎言,野味的营养价值与家畜相差无几。不同的是人工养殖更加安全、可靠,有的野味则携带病毒令人防不胜防。 队员采访当地居民 随后队员们告别了阿姨,出门不远便巧遇一位路过的大伯。上前与其交谈后得知,大伯是一位政治迷平时最喜欢看新闻联播,了解疫情因食用野味而起。在得知国家制定禁食野味的相关规定后,大伯积极响应政策,也曾规劝身边的人不要食用野味。队员们听后,不禁为大伯的行为点赞。 队员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通过访谈得知,村民对野味的危害了解水平参差不齐,对野味的态度有可取也有不足之处。对此,队员们针对村民知识薄弱的部分进行科普,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,及时提醒纠正那些存有不良态度的居民。队员们面对难题,解决难题,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,身体力行带动村民抵制野味。 疫情尚未结束,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人人有责。水利学院“革除陋习,拒食野味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呼吁全体人民拒食野味,携手共进,共度难关!
|